在创作过程中,王军芳常常以自然形态为依托,取天地苍茫之气象,因心造境、因物造境、因材料造境,打破了传统的笔墨成法,改变了固有的皴擦点染程式。他甚至有意忽视“山水”这个概念,而从艺术本质出发,消解山水的地域性和具体性而取其本质,通过看似随意的点线面变化,把山水画的视觉语言带入了一个宽阔的场地。
对画家来说,山川丘壑的布局早已经了然于胸,哪些应该突出,哪些应该忽略都已经非常清楚。然而落实到画面上,却又抛弃了一些具体物象,如山石、树木、亭榭等,而取其笔墨本质。他完全关注绘画本体语言,仅仅依靠酣畅淋漓的笔墨和写意精神,把这些艺术元素重新组合在一起。正是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具体体现。
观其画,兼工带写,阴阳浑融,丘壑高大绵长而点景生动怡人,苍厚中于小桥流水为一炉,突出了视觉张力。
品其书,笔墨灵动,逸趣横生,形神兼备,结字中透着精神、格调、气质和意味,体现出多元气息。
读其文,蕴涵哲理,言志言情,字酌句酌,流淌着爱国主义的情怀。
其书法以意赋形,形意结合,行云流水,飘逸洒脱。其中国山水画的魅力不仅在于画面的视觉美感,更在于深刻的文化内蕴与其映衬出来的伟大人格力量。王军芳先生踏实地走在艺术探索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而又从容不迫。我们相信他,定会为中国梦时代的中国当代书画坛带来更多惊喜。
施少平“莫非·无限涂谱”个展隆重开幕
施少平“莫非·无限涂谱”艺术个展隆重开幕
“莫非·无限涂谱”施少平艺术个展隆重开幕
施少平个展开幕在春美术馆隆重举办
艺术家施少平的个展在春美术馆隆重开幕
在阿富汗宝藏里感受文明融合
竹·间——“竹径”再访姑苏展览于苏州启幕
“马特奥·巴西雷、石良双人展”在鸿坤美术馆开幕
“面对与超越——中国画名家作品交流展”在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