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参展画家排序: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王若 王磊 王韧 王晓峰 王晓银 王茂彬 王伟成 王颖生 王敬生 史贵仁 江文湛 刘二刚 刘天鹏 刘建国 吴奇峰 任惠中 孙耀文 纪永 邢庆仁 岑光荣 杨涪林 杨晓村 李广仁 李明玉 李金山 李建设 李晓东 张立柱 陈永锵 陈政明 何曦 杜滋龄 周荣生 周扬波 武剑飞 林容生 贺荣敏 赵宁安 赵根成 赵建成 姚旭辉 姚舜熙 梁占岩 梁时民 聂鸥 袁武 唐允明 唐玉玲 郭石夫 徐君陶 贾广健 陶玉忠 陶玉忠 龚文桢 梅琦 盖茂森 曹香滨 崔晓东 谢志高 谢定超
梅琦
参展画家

梅琦,女,满族。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女画家联盟副主席、陕西省花鸟画协会理事。
作品欣赏
境由心生
——读梅琦系列水墨作品有感
文/微寒
花鸟画是国画艺术中一株独特的艺术之花。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承载着国画家们的精神寄托,并赋予花鸟鱼虫独特的精神内涵。花鸟画是以个人自我品格的修为和审美情境为依托,以画家寄寓心灵情感的抒发为出发点,花鸟画笔墨变化所产生的美感给予人精神滋养和心灵的安抚,它已不同于我们目光所及的自然花卉,而是超以象外的精神升华。花鸟画既表现出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又连接了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它是传递人类情感的一个精神符号。
重温经典--松 纸本设色 180cm×48cm×2
重温经典--竹 纸本设色 180cm×48cm×2
千百年来,中国的花鸟画发展,一直延续着前人建立起来的发展脉络。直到20世纪,由于造纸术的不断进步,在经历了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的变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些巍然耸立的高峰,给予后人有一种望而生畏、望尘莫及的敬畏之感。尽管现当代的中国画坛从事花鸟画创作者不乏其人,但是确实也一直存在着历史性的困境,那就是:花鸟画如何在继承中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如何在时代特色中表现出花鸟画的精神内涵?
虚影系列之一 66x66cm

虚影系列之四 66x66cm
虚影3 纸本设色 68cm×68cm
梅琦和现当代许多选择花鸟画的画家一样,拥有执着的信念,明了生命的依托,她没有固定于某个题材,专画某一种花卉,而是在题材的多样性,题材的深度、广度上慎密思考,并希望有所突破。实事上她的艺术思考也触及到了中国画到底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她认为,如果仅仅从作品的笔墨、技巧与表现形式上去下功夫,仅止如此那是远远不够的。事实是:在历史上已有无数的思想家、学者给出了对同类问题的见解。黑格尔是把艺术等同于宗教与哲学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则认为:艺术是真理的发现。他认为艺术的功能就是把遮蔽的东西重新揭示出来。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把艺术看作是一种发现真理、探索世界的方式。”
超渡1 绢本设色 136cm×68cm

超渡2 绢本设色 136cm×68cm
从梅琦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没有拘泥于某种方式方法或者某一固定语言,她总是变换着手法,使她的作品呈现出多样的生命状态。
梅琦艺术思考的不同一般之处还在于,她认为艺术是一种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发现,是揭示事物本质真象的一种手段,而不仅仅是一般诗情画意的情感表达。显然梅琦的艺术理想和审美取向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艺术和美不仅止于情感的表达,也不仅只是关于形式、笔墨、色调这些表面的形式感层面的清新愉悦,它应该有更深刻的、更高层面的对世界本质的理解,那就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等更为宏阔命题的深刻关注与思考。

虚影之六 纸本设色 136cm×68cm
虚影之七 纸本设色 136cm×68cm

虚影6 纸本设色 180cm×96cm
在有限的画面中,感受到无限的空间,并引领观者进入无限的遐思,这是画家特有的、每个画家不同的感知世界的表达方式。在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对人性的发现,对生命的深度和广度的深刻探索。不言而喻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用叩击心灵的生命旋律进行人性的探索。

个人风格是画家精神层面的主观袒露,也是作品整体气息、韵律、结构等内心世界的外在表述方式。梅琦的艺术风格就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修复的系统,有别于他人的特殊语言和特别的视角。她的作品具有一种多维度的精神范畴。在技术层面,有探索工笔画的写意性,有工写兼备等等。笔笔见笔,笔笔见墨,多为正入斜出的用笔方式,刚柔相济,委婉曲直之间,用笔清淡婉約不事张扬。笔墨韵味上与马远、夏圭等同流同脉,注重笔墨心性,无意中流露了水墨画的境界格调以及彰显了人文精神。她的画尽显了水墨为上的静谧与单纯,散发出“心静如水”的境界。她的笔墨也在兼收并蓄中,显现出了画与画之间的不同变化,而在这不同变化中,尽显出属于自己的画风面貌,这也是她努力追求“意外之意”“画外之意”的结果。
纵观梅琦的作品,无论在题材和创作风格上,她总是变换着手法,没有拘谨于表现某一种方式、方法,或者是某一种固式语言,而是在各种题材之间,驾轻就熟的任意转换,使她的作品呈现出多样的风格面貌,也彰显出她对中国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拓宽了花鸟画的艺术疆界。
梅琦致力于发掘花鸟画笔墨背后的精神、形式逻辑,并在保持传统笔墨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视觉意识,在顿悟式的写意精神和图式的开合中,保持着对于笔墨本体的自觉,同时坚守着自我作品符号的视觉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