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王佑学︱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60家笔墨研究观摩展

2020-08-18 23:24:03

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于志学 于源春 马亚杰 么顺利 万徐良 孔维克 孔永军 王西京 王本杰 王国梁 王建虎 王建忠 王树立 王烨 王佑学 王家璇 业德骏 江文湛 朱春秧 庄晓雷 毕建勋 吕效书 孙君良 邢昕 安昕昕 张振学 张仁芝 李乃宙 李希勇 李新声 杜应强 吴涛毅 杨力舟 杨国彪 杨占山 罗宁 尚涛 郑力 金鸿钧 苗重安 周志义 周铭 周朝晖 胡明哲 胡永凯 姜宝林 晏本立 钟应举 赵克俭 赵伟乾 赵倩 梁文博 郭石夫 秦天柱 郭文涛 宿万盛 谢冰毅 喻继高 鲁慕迅 詹水秧


王佑学
参展画家

王佑学,艺名幼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山东分院执行院长,九州画院副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特聘高级画师,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中外名人文化艺术研究会研究员,太行艺术大联盟会长,泰国曼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研究员,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原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

作品欣赏

苍茫浑厚 天地大美
——卢禹舜先生评王佑学山水画
佑学先生是我多年的朋友,也是画友。早在九十年代初,在淄博聊斋故里我们就相识,熟悉。2007年他又进国家画院我的首届山水画高研班学习,所以我们有着非常好的一种感情交往。我们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创新,彼此做着应有的贡献。多少年来,我们特别高兴地看到,佑学先生一步一个台阶,以他个人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苦心学习,苦心钻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从他的作品中,我也深深地感觉到他所付出得辛苦。如果说天地有大美,那么充实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为大的话,那么大美就是充实而有光辉的美,这一点我觉得体现的更为充分。我所说的他一步一个台阶,并不是说从他的简单的画面效果去感受他所取得这样的成就。其实,更多的还是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这样一步一个台阶。我相信他的作品,应该是他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入研究、把握的结晶。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都是在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研究和把握过程当中所达到的一种文化高度。面对他的作品,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多年来佑学先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对民族文化传统发自内心的喜欢、热爱、研究和探索。这一点,我能感受得非常充分,这也是佑学先生能高于一般画家的根本所在。



同时,我更觉得佑学先生是这个时代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地把握和体验的一位高深的艺术家,他主动到生活当中去,到自然当中去,我相信他是始终在牢牢记着: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我们一旦远离、脱离了它,艺术就将成为无根的浮萍,就将成为无源之水,就将成为无病的呻吟。所以艺术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到生活当中去,到自然当中去。这一点佑学先生做得非常充分,非常突出。在他的作品当中所体现的朴实、深沉、凝重、博大和雄浑都是生活所给予的,都是从自然所得来的。如果说用有温度,有筋骨,有道德的艺术家去评论他的话,我觉得可能这一点体现的尤为充分。我们能够从他的作品当中感受得到他对人民大众的亲近,他与生活的分不开离不开,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切体验。所以说他的作品让我们感觉到温暖、充实、饱满。所以他有着那样一种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博大、雄浑、深沉和宁静。



同时我觉得他也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化探索追求的艺术家。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辨识能力非常强,一看就知道是佑学先生的作品。所以他的整个艺术实践和探索能区别于他人。这便是他强烈的个性化追求。这种个性化的追求对于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年来,他在这方面下了非常多的功夫,所以形成了很鲜明的个性风格,有着王佑学的独特艺术样式。佑学数十年如一日,砚田耕耘,墨海杨帆,继承借鉴,探索创新。故其笔下山水,苍茫浑厚,气象宏大,既富传统笔墨之精华,又具时代生活之新意。这使得我们艺术创作的实践更加生机勃勃,对艺术作品方方面面地要求更进一步提升,也使得我们的艺术创作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我觉得王佑学先生的艺术创作很好的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也对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发展作出了他自己的贡献,希望佑学先生能够永葆艺术创作的青春活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佳作。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





当前栏目:快讯
推荐栏目: 焦点 推荐 快讯
    内容导航
      最新快讯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