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前言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学术主持:王镛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丁观加 丁建中 于文江 马玉岩 孔宪江 王培东 王孟奇 王天胜 王建树 王玉玺 王晓辉 王巨亭 仙福民 任光荣 刘艳会 孙世昌 孙培增 李魁正 李雪梅 李延声 陈棣 陈有德 陈醉 吴桐森 吴山石 杨金星 邱永聚 杜大恺 邵剑 张复兴 张培成 郑永标 宫来祥 周铁铮 林任菁 胡林 赵贵德 赵治平 赵绪成 骆云 南海岩 姚思敏 姚龙顺 姚旭辉 徐国武 高卉民 聂干因 崔景涛 崔泽培 黄少华 黄曙光 萧海春 董继宁 董小明 舒大文 程明 韩书力 蔡超 潘华 潘慧
孔宪江
参展画家

孔宪江:号一江 画家 1968年生于天津市宝坻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市美术学院绘画系,师从霍春阳、李孝萱、刘文生老师,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组签约艺术家, 一江艺术馆馆长,宝坻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宝坻书画院副院长,天津市中国画学会理事。
1992年《心装万户春》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天津市美术作品展
1993年《花鸟》入选天津市第四届田野艺术节书画作品展并获铜奖
2005年 应邀参加在意大利举办美术作品交流活动
2007年《荷》入选全国书画小品精品展。
2009年《谁家庭院鸟啼声》入选第十一届天津美术作品展
2015年6月 举办“艺道同行”双人画展
2015年9月参加怀来“全国名家小品邀请展”
2015年10月 参加《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
2015年11月 入选第八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16年3月 天津市图书馆举办“三友画展”
作品在《中国书画》、《中国画家》、《中国画收藏》、《中国画收藏年鉴》、《天津日报》等多家专业刊物、报纸发表,出版《一线大家—孔宪江画集》。
作品欣赏
大道至简
——宪江其人其画
宪江与我是美院同窗。毕业后,我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也因此呈现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伴随着改革的春风和经济大潮的到来,宪江将工作定位在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实用美术上。一干就是二十多载,可以说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用在了生意场上。其实他真正向往的是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式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生意场,其心以归到艺术中。于是,透露出自己从商向艺倾斜的意愿。对于他的抉择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凭我的直觉,感觉到宪江的选择是明智的,也是正确的。他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我的信心是有支撑的。

宪江本自就是天津美院毕业的。受过良好的美术专业教育,属正宗的科班出身,同时在学时又受过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教授的言传身教。可以说在艺术的起跑线上,吃的第一口奶是纯正的。这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高标准的绘画认识。艺术的提高与发展的高度与其具有的基础是成正比例的,艺术造诣的高低看的是基础和才气。因此,我认为宪江具备了从事艺术的硬件基础。从画中可以看出其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笔墨的功夫,鸟的造型准确生动,形神兼备,从慨括、归纳到取舍无不体现造型与笔墨的有机结合。其画是地地道道的正从学院派风范和原汁原味的民族绘画范式。

宪江人品质地好。这一点,是从艺者尤为重要的因素。人品高、画品高,早已被世人所共识。在与宪江的交往中,有一个谜团一直在我心里。做生意的总要与社会打交道,而在中国,抽烟喝酒自然成为大家交际、来往的媒介。而熟知宪江的朋友大都知道,烟是一支不抽,酒是半瓶啤酒就倒,且话语不多的宪江是如何将生意做起来的呢。后来发现,是人——为人处世以人格的魅力赢得了大家信誉,商道酬信!他是靠人的无形力量将事业做有所成。宪江性温和、善良、朴实厚道,心正坦诚、淡泊名利,不与人争,属那种宁可吃亏也让朋友过得去的人。他心正气和,使得画中少了些纵横气,而呈现一种画面的平和之气。古人有论画无古今惟造平淡难之说,在这个浮躁时代,宪江做到了平和实属难得。他性直,对人和事他不拐弯抹角、直来直去,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少有了故作玄虚、虚张声势的伪艺术,呈现给观众的是直抒胸襟的大气、坦荡磊落的君子品格。他待人真诚,存有真气,表现在画面中的情感是真是的,无论是其笔下的动物还是花草都带有以情动人的特点。

对艺术炽热的爱也是宪江与艺术有缘的前提。有了这份爱是从事艺术的入场卷。爱与兴趣是第一位的老师。有了爱就有了投入,由此不管宪江在生意场上如何繁忙,也要抽时间画画、写字,乐此不疲。这么多年来,可以说是一边做老板,一边研习绘画。从对艺术的尊重;对画坛高手的尊敬;对高质量书画作品的收藏到对艺术实践的不懈努力,足以证明其对艺术的爱心之真。爱的真切,才有收获、结果。就如同我们参加婚礼一样,面对新娘美丽的婚纱和美丽的胴体,观众只能望洋兴叹,而新娘的美只能属于为爱付出的新郎。

宪江有好古之心,这也是其与绘画的潜在资源。好古,人多了一分与自然、传统相连接的情怀。中国人所特有的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是将其精神寄托其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画史上曾有米颠拜石,石成了米芾精神的化身和意趣所在。好古,多了一份文心。中国画是以文化为根基的,故画者应是有文心古意的可化之人。这样方能承接文脉,吸收古人的智慧、气象、境界。元代赵雪松的作画贵有古意。是提倡要有古人的智慧和精神。从宪江的花鸟画中其含蓄、内敛、厚重、空灵无不体现在古人文化精神中吸收养分,看出其师承有明显的明清遗风,笔法有八大之痕,造境上受陈淳的影响,色彩又有海上虚谷之美。画面空灵秀润简直就是自然的歌者。

我想宪江能在事业上如日中天之时,放下眼下的利益专事艺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人之聪明在于明白自己改干什么,改放弃什么,即情归何处。显示出已到不惑之年的宪江所具有的成熟,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我们结缘于天津美院,是共同的艺术情怀、艺术追求与理想将我们紧紧的连在一起,虽然我们从事的工作有别,但正是天意让我们殊途同归,结伴同行在艺术道路上。此情难得,当珍惜。
肖培金
甲午夏日于天津美术学院


